汉代灰陶虎子
信息来源:
武威市博物馆
发布日期:
2022-12-30 15:30
“虎子”东汉以前叫作“楲”,东汉以后因其形状若虎,则有了通俗而又形象的名称 “虎子”。虎子产生的历史悠久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虎子的身影,到了汉代,虎子的使用逐渐广泛,质地也有陶、漆、铜、瓷等多种。
今天向大家分享的是我馆馆藏汉代灰陶虎子,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韩佐乡五坝山,口径6.5厘米,高15.8厘米,底29×13.5厘米,泥质灰陶,靴子形。圆口,平底,腹上部粘塑一条宽带弧形柄,器表压印细绳纹。保存完好,为国家一级文物。从出土的虎子来看,它们大都出于男性墓或夫妻合葬墓的男性一边,而且都放在死者脚边或单置在一处,这说明它作为溺器的可能性很大。
根据《西京杂记》中的记载:”西汉飞将军李广与其弟在冥山之北狩猎,远远地看见一只卧虎,李广一箭将其射杀,然后按照虎的形状制作了一件溲器,来显示对虎的憎恨和辱没。”这个故事说明当时确实存在虎形溲器。
老虎在中国自古就是“兽中之王”,象征着威武勇猛。而以虎型陶器作为“溺器”或是“盛水器”,也反映出古人希望能够拥有征服老虎一般强大力量的心理愿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