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陶熏炉
信息来源: 武威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: 2024-01-05 11:00

中国古人有九雅:焚香,品茗,寻幽,酌酒,莳花,抚琴,听雨,赏雪,候月。焚香作为九雅之首,最初用于驱逐蚊虫,辟瘟驱邪,后来焚香的内涵不断升华,从实用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情趣。

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这件馆藏于武威市博物馆的魏晋时期陶器—灰陶熏炉。灰陶质,扁圆形炉身,上部密布透孔,束腰、喇叭型座、平底,保存基本完整,为国家三级文物。

香薰文化,始于远古,萌发于先秦,初成于秦汉,成长于六朝,完备于隋唐,鼎盛于宋元,广行于明清。中国古代青铜鼎担负着烹煮、祭祀的用途,而人们发现在鼎中焚烧香材时会有好闻的香味,于是产生奇思妙想,将鼎缩小尺寸,制作成香炉,以供日常焚香使用。香炉按使用香品的不同用途,发展出不同的形态,如熏炉、手炉等。熏香炉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,由于汉朝及以前也是青铜器的主流时代,因此汉代香薰炉以青铜香薰炉为代表,皇家、贵族使用居多,室内薰香、熏衣熏被、宴饮娱乐、祛秽致洁,这些使用使薰炉、薰笼等主要香具在上层社会得到普及。汉代著名的博山炉就是为熏香而设计的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国进入到了瓷器时代,大量瓷质香薰炉令人耳目一新。

中国古代熏香习俗随着晚清的战乱动荡以及香水的引进而逐渐消歇,但留存下来的历代各式各样的熏炉却彰显着古人的审美观念、文化品位、生活情趣,引人万端遐思。

今天的武博珍藏就分享到这里,我们下期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