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夏文“至公大师十二时歌注解”
信息来源: 武威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: 2024-10-25 08:59

《十二时歌》又称《十二时颂》,南朝齐梁时期的高僧志公所作,是我国古代流传较广的世俗歌咏形式的佛教作品。《十二时歌》每曲分十二段歌词,每段歌词以一天中十二个时辰之名起头。志公所作《十二时歌》,以七言诗的形式,阐述“佛在心中,即心即佛”的佛教思想。

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我馆馆藏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——西夏文“志公大师十二时歌注解”,甘肃武威新华乡亥母洞出土,纵17厘米,横120厘米,土黄色夹丝绵纸。由三页纸粘接而成,有粘痕两处。文字字体分大、小两种,大字66行,每行3-10字不等,除首行和第三行外,每行大字下均排两行小字,第十、十一行之间又添加一行小字,小字每行2-24字不等,楷书,首行译为“志公大师十二时歌注解”。

西夏文《志公大师十二时歌注解》,在保持了志公《十二时歌》原文本意的基础上,也加入了本民族的元素。作者以自己对《十二时歌》和佛教教义的理解,做出了更为浅显易懂的、更具本民族特点的译释,语言朴实,用语直白,生动而富有哲理。